《武术精品课程》在线理论知识复习题
1、武术起源于 (A)
A 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
B 氏族部落的战争
2、武术是以 (A) 为主要内容。
A 技击动作
B 舞蹈动作
D 狩猎动作
C 杂技动作
3、武术的作用是:(A)
A 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休闲娱乐
B 休闲娱乐
C 防身自卫,争强好胜
4、中国武术习练的宗旨都讲求 (C)
A 单修其内
B 单修其外
C 内外双修
5、世界各国著名的武术有:中国武术、泰国泰拳、巴西柔术、日本柔道空手道、韩国跆拳道、苏联桑勃、法国拳术、美国 (A)
A 拳击
B 摔跤
C 橄榄球
6、中国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有 (B) 个。
B 129
A 100
C 150
7、(B) 所记载的越女论剑,理法深奥、论述精辟,至今不失光彩。
A 《论语》
B 《吴越春秋》
C 《左传》
8、武术一般按运动形式分为三大类:功法运动、套路运动、(B)
A 气功运动
B 搏斗运动
C 器械运动
9、武术的手型包括:拳、掌、勾、(B)
A 指
B 爪
C 冲拳
10、武术的主要器械有 (A)
A 刀、枪、剑、棍
B 暗器
C 弓箭
11、中国武术兵器众多,有”十八般武艺”之说。对刀术、枪术、剑术、棍术的技术特点和运动风格的描述有”枪扎一条线”、”棍扫一大片”、”刀如猛虎”、”剑似飞凤”。不是武术器械的是 (C)
A 九节鞭
B 苗刀
C 石锁
12、武术中的器械运动包括: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B) 四种。
A 硬器械
B 软器械
C 铁质器械
D 木质器械
13、”乌龙盘打”动作要领是左右转 (A)
A 腰和肩
B 手和脚
14、”外摆腿”动作要求腿做 (B)
A 直线摆动
B 弧线摆动
15、”里合腿”动作要求腿向 (A) 摆动。
A 对侧掌
B 同侧掌
16、武术技术中有 (B) 基本步型。
A 很多
B 五种
C 四种
17、武术技术中学的部位有:拳心,拳眼,拳面,拳轮和拳背,拳的大拇指应压在中指食指的 (B)
A 第一指节上
B 第二指节上
C 随意
18、长拳的四击是指:踢、打、(D)、拿。
A 抓
B 砸
C 扑
D 摔
19、《史记·刺客列传》中著名的刺客有曹沫、聂政、专诸、(A)、要离。
B 韩非
C 蒙恬
D 李牧
A 荆轲
20、荆轲刺秦王之前,献上的地图是 (C)
A 邯郸图
B 临淄图
C 督亢图
D 洛阳图
21、”图穷匕见”的典故是指 (B) 刺杀。
A 专诸 王僚
B 荆轲 秦始皇
C 要离 庆忌
D 曹沫 齐桓公
22、专诸刺王僚用的是 (C)
A 莫邪剑
B 太阿剑
C 鱼肠剑
D 干将剑
23、民族英雄岳飞是我国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武术家,据传形意拳即是其所创,现代流传的有岳家拳、岳家散手,岳母在岳飞背上刺下了 (D) 四个大字。
A 保家卫国
B 忠君报国
C 筑我国防
D 精忠报国
24、《剑经》的作者是 (B),他是一位抗倭名将。
A 岳飞
B 俞大猷
D 袁崇焕
C 戚继光
25、戚继光文武双全,精通兵法,擅长排兵布阵,其中最有名的战阵是 (C)
A 一字长蛇阵
B 天门阵
C 鸳鸯阵
D 八卦阵
26、蒙古骑兵的作战武器主要是 (A) 和。
A 弓箭 弯刀
B 长矛 剑
C 狼牙棒 锤
D 斧 戟
27、武术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说法,如拳勇、手搏、角力、相搏、武艺、角抵、国术等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为”武术”,武术在民国时期被称为 (A)。
A 国术
B 角抵
C 相搏
28、唐朝时枪是战阵的主要兵器,剑制也由 (B) 取代,剑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剑术开始在民间发达起来。
A 棍制
B 刀制
C 枪制
D 铜
29、(B) 始行武举制度,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30、(C) 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民间武术团体。
A 1901
B 1905
C 1910
D 1915
31、1927年中央国术馆于 (D) 成立。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南京
32、1953年在天津举行了以 (C) 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
A 马术
B 射击
C 武术
D 摔跤
33、武德,是指”止戈为武,崇德尚武”的精神,我们今天练习武术其目的主要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同时也应具有主持”道义”的责任。其含义概括为:仁、义、(A)、信、勇。
A 礼
B 智
34、习武之人行抱拳礼,抱拳礼的含义是 (B)
A 五湖四海皆兄弟
B 崇德尚武
C 各位在此,小弟望众位多谅赐教。
35、习武之人常行抱拳礼,那么正确的手势为 (A)
A 左掌掩右拳合抱
B 右掌掩左拳合抱
C 两掌交叉
36、武术抱拳礼,左手掌代表 (C),右手拳代表。
A 门派,地位
B 山寨,老大
C 崇德,尚武
37、人体薄弱要害的部位有:(C)、眼、颈部、咽喉、腋下、心脏、太阳穴。
A 后腰
B 腹部
C 裆部
38、”一胆二力三功夫”:指武术交手实战的三大要素,即胆气、力量、技艺。这三者在武术对抗中缺一不可,尤以胆气为先。其中的”三功夫”特指 (B)。
C 技艺
A 胆气
B 力量
39、中国武术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形成的内容丰富精深、社会价值广泛、文化色彩浓厚的我国特有的体育文化形态,与我国 (A) 文化的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A 传统
B 现代
C 未来
40、(C) 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习练人数最多、传播最广泛的传统拳种。
A 长拳
D 八卦掌
B 南拳
C 太极拳
41、传统武术的七大学系有:少林拳,武当拳,峨眉拳,南拳,(B),形意拳,八卦拳。
A 长拳
B 太极拳
C 劈卦拳
42、什么是太极拳?中国的传统武术内容丰富,流派众多,其中太极拳是最主要的拳种之一。太极拳在早期曾被称做”长拳”,意为演练起来滔滔不绝;也被称做”绵拳”,意为绵绵不断柔中寓刚;还有称做”十三势拳”,意为掤、捋、挤、按、(B)、进、退、顾、盼、定之十三势为其基本内容。
A 点、崩、擦、挂
B 采、挒、肘、靠
43、太极拳的起源和流派,究其起源传说不一,有说元末明初湖北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所传。据武术界较为公认的是,太极拳为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庭所创。陈王庭及其后人以太极的理论运用到拳术中而逐步形成了太极拳。太极拳以陈氏太极拳为起源,后传外姓人氏杨露禅,形成杨氏太极拳。久而久之,至今已形成世人所接受的五种主要的传统流派太极拳,它们是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A)
A 武氏太极拳和孙氏太极拳
B 和氏太极拳和李氏太极拳
44、何为太极?”太极”一词源出《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宋朝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其中无极是指无形无象的原始状态,”太”就是大的意思,”极”就是开始或顶点的意思。而所说的两仪是指一阴和一阳,阴阳的产生是由太极的动静而来,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静的变化周而复始,阴阳也就不断变化和产生。古代人认为,(A) 之说是天地之间普通的原理。
A 阴阳
B 动静
45、太极拳运动是一种强调立身中正、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的 (B) 运动。
A 左右
B 虚实
C 上下
46、太极拳技术中讲求 (C) 为主率。
A 拳
B 腿
C 腰
47、太极拳技击讲究 (B)
A 先发制人
B 四两拨千斤
C 以硬碰硬
48、太极在运劲时必须由 (A) 发劲,以 为中心,这样才可以练好节节贯串的功夫。
A 腰、腰
B 支撑腿、支撑腿
C 手臂、手臂
49、太极拳的学练提高有哪几个阶段?一般说来,太极拳的学练提高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打好形体基础;第二阶段力求完整协调;第三阶段注重,(A)、形神兼备。
A 内外相合
B 呼吸自然
C 完整一气
50、太极拳的基本要求:虚领顶劲、(C)、气沉丹田。
A 挺胸收腹、沉肩坠肘
B 含胸拔背、提肩抬肘
C 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51、”虚领顶劲”是太极拳练习要领。对于身型上的要求是:脊椎松直,两肩平稳端正,竖项,头顶百会略上领起,下颌微内收,周身放松,两脚平踏地面,有头顶天、足入地之感。虚领顶劲更是一种 (A),在这种状态下,肢体得以开展,神意充沛,在练筋骨皮的同时,使精气神也得到锻炼。每练拳自起势进入这一状态始,至收势而不可丢。
A 状态
B 动作
52、”沉肩坠肘”是太极拳练习的要领。沉肩指练拳时肩不可上耸,将肩骨松开,使两肩自然下垂。沉肩坠肘是相互关联的要领,(A) 是 的基础,坠肘是沉肩的进一步发展。做到了沉肩坠肘,才能使胸部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使气息平稳的下沉,也使机体圆活,利于动作的变化。这些要领无论在定式还是在动态中均应时时处处得到贯彻。
A 沉肩、坠肘
B 坠肘、沉肩
53、”气沉丹田”是太极拳练习的要领。气沉丹田即做到”实腹”。”丹田”为中国传统内功修持中的”气海”,(B) 是以此为核心催动全身气机流畅运转。
A 腹式呼吸
B 气沉丹田
54、”太极十三势”是太极拳的十三种 (B),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
A 姿势
B 技法
C 理论
55、太极是由八门劲法构成的,这八门劲法分别为 (B)、采、挒、肘、靠。
A 打压推送
B 掤、捋、挤、按
C 劈、砸、推、按
56、什么是太极拳的”掤劲”?按照太极拳八门劲别对打的解释:”掤劲是一种弹簧性之劲,为太极拳之主要劲,可用于走亦可用于粘,一刻也不可离开。”掤劲是一种向外、向前、(A) 用力的斜线动作。
A 向上
B 向下
57、太极的基本步型有:(A)、虚步、弓步、开立步、独立步。
A 仆步
B 退步
C 歇步
D 击步
58、太极拳的呼吸方法应以 (C) 为主。
A 胸式呼吸
B 口鼻呼吸
C 自然呼吸
59、”顺呼吸”是太极拳内功的呼吸法,有两重含义:(1)指顺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腹部随之隆起,呼气时腹部逐渐收缩;(2)指与拳架动作的开合相配合的呼吸方法,或每式定势时 (B),发力时。
A 呼气,吸气
B 吸气,呼气
60、”外三合”太极拳练习要领。主要指身形方面,即肩与胯合、(B)、手与脚合。做到外三合,才达到了完整一气。
A 头与脚合
B 肘与膝合
C 膝与脚合
61、”内三合”太极拳练习要领。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C),也是各种拳法内修的共同要领。做到内三合才达到了”内功”层次。
A 气与神合
B 气与心合
C 气与力合
62、太极拳创始于 (B) 著名拳师陈王廷,陈王廷是河南温县 人。
A 元末明初 武当山
B 明末清初 陈家沟
63、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著名太极拳家,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氏第十九世孙,2004年被评为中国”当代武术十大名师” (A)。
A 陈正雷
B 杨露禅
64、陈式太极拳的传人最著名的”四大金刚”是:(B)、陈小旺、王西安、朱天才。
A 杨露禅
B 陈正雷
C 张三丰
65、我们通常讲的简化太极拳是指 (C) 太极拳。
A 四十二式
B 十六式
C 二十四式
66、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是以传统 (C) 太极拳为基础创编的。
A 陈氏
B 吴氏
C 杨氏
67、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舒展柔和;轻灵沉稳;速度均匀;(C)
A 弹抖蓄发
B 开合有度
C 圆活连贯
68、太极有”运劲如抽丝”、”运劲如缠丝”的说法。24式太极拳的运劲被称为 (A)
A 抽丝劲
B 柔力劲
C 螺旋缠丝劲
69、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掌型是 (C),五指自然伸开。
A 荷叶掌
B 瓦拢掌
C 自然掌
70、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特有的招式有 (A)
A 揽雀尾
B 掩手肱拳
C 披身锤
71、(B) 不属于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中的势子。
A 野马分鬃
B 掩手肱锤
C 白鹤亮翅
72、简化24式太极拳中的起式动作中,左脚开立后,双脚与 (D) 同宽。
A 头
B 腰
C 胯
D 肩
73、简化24式太极拳中的野马分鬃有 (B) 个抱球动作。
A 2
B 3
D 5
C 4
74、白鹤亮翅是简化24式太极拳的第 (B) 个动作。
A 2
B 3
D 5
C 4
75、简化24式太极拳的第八个动作是 (B)
A 左揽雀尾
B 右揽雀尾
C 单鞭
D 云手
76、简化24式太极拳中的云手这一势包括 (B) 个云手动作。
A 2
B 3
C 4
D 5
77、简化24式太极拳中有 (B) 个单鞭。
A 1
B 2
C 3
D 4
78、简化24式太极拳中的下势独立包括 (B) 下势独立和 下势独立两个势子。
A 前后
B 右左
79、简化24式太极拳中的左右穿梭这一势子是先向 (B) 穿梭再向 穿梭。
A 左右
B 右左
80、简化24式太极拳中的双峰贯耳,双拳的拳眼是向 (B)
A 上
B 斜下
C 前
D 身体后
81、简化24式太极拳中转身搬拦捶前面的动作是 (B)
A 海底针
B 闪通背
C 如封似闭
D 十字手
82、”太极拳健康月”是太极拳重要活动。为宣传、普及太极拳运动,中国武术协会和国际武联将每年的 (A) 定为”世界太极拳健康月”。
A 5月
B 6月
C 7月
83、什么是太极拳文化?太极拳以一种特殊的 (A) 方式,以形体的运动表达、阐述、张扬了一种文化的精神,就是中国古人对于生命、对于自然、对于平衡和发展的理解,或者说是表达了中国古代的人文情怀。太极拳是”形践了的中国文化”就是以一种活的、实践化的动态方式,生动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清明上河图”。
A 体育运动
B 体育游戏
C 体育竞赛
84、太极的社会性:太极拳的许多社会价值,如修身、怡情作用,娱乐、表演功能,也在更广泛的范围被接受。近些年一些群众性的集体演练太极拳活动作为一种健康锻炼方式深受欢迎,也是其社会功能的一种综合表现。太极拳是 (A) 了解中国的一个媒介,很多外国人说通过练习太极拳认识了很多行为规范、修身养性的原则等,也是这方面的作用。
A 西方人
B 东方人
85、太极拳的哲学性: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就是阴阳的变化规则。太极拳直接、大胆、毫不掩饰地从中国 (B) 中级取养料,并全面移植哲学论点。把那些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内容加以适当定位和对应,与实践结合起来,完成从”哲理”到”拳理”的过渡,最后完成了每招每势都有哲学依据,而每一拳论的哲学含义在动作中又有了落实。
A 现代哲学
B 古典哲学
86、太极拳的艺术性:技击也是一种艺术,是智能、体能的综合体。这也就是为什么和平时期世界各国各类搏击术很发达的原因。太极拳在搏击上具有较好的艺术性,比如说它的”以柔克刚”、”引进落空”、”随曲就伸”的成功运用,就是 (A) 活动,能给人以较强的美感。
A 艺术实践
B 技术实践
87、太极拳与书法:中国艺术是讲究意境的,很多艺术品种的意境也正是太极拳的意境。在一些具体方法上甚至要求一致,这是中国文化 (A) 很神奇的一点。比如中国画,讲究立体,讲究”顾盼”,要”呼应”,这在太极拳套路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太极拳要含蓄要”折叠”,这与作画的方法也一致。书法中的中锋、藏锋、棉里藏铁的笔法,章法中的”疏密有致”,在太极拳要领中你都可以真切感受到这种 。
A “内向交流”
B “外向交流”
88、把太极拳与五种书法流派做一个对比研究,陈氏太极拳与狂草的起伏跌宕、杨氏太极拳与楷书的工整舒展、吴式太极拳与行书的流畅和书卷气、武氏太极拳与篆书的严谨与雅致、孙氏太极拳与隶书的开合有度和八面呼应。如果仔细体味,我们可以发现从这两种艺术形式内在的节奏、章法、布局上,从形式到内涵的相同性,只不过一个是 (A),一个是 ,说明在追求风格上的趋同性,因为它们源于共同的文化根基。
A 二维,三维
B 三维,二维
89、太极的医学性:太极拳与中医在理、法上是合一的,与现代医学也不矛盾。”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个功既是技击的基本功,也是养身的内功。武术界是很重视”武医结合”的,就是说一名优秀的武术家,一定要懂医,要会养。太极拳吸收、融合了中国古代很多种 (A),如导引、吐纳,它的很多动作就是导引动作,在呼吸上也有很多调节的办法。
A 养生术
B 战术
90、太极拳和军事的关系是天然的。(A)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所著《纪效新书》中所载的拳法与太极拳有着密切的关联,从动作形态和名称上都体现出来。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91、中国武术段位制,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和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本着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人民体质,进一步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建立规范的全民 (B) 锻炼体系,全面评价习武者的武术水平而制定的一项全民 锻炼的等级制度。
A 体育,体育
B 武术,武术
92、中国武术段位制规定的评段标准:根据个人从事武术锻炼和武术活动的年龄、掌握武术技术和理论的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养,以及对武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将武术段位定为三级”九段”,即:初级位段:一段二段三段;中级位段:四段五段六段;高级位段:七段八段九段。我国 (A) 年制定的”中国武术段位制”
A 1997
B 2011
93、中国武术段位等级标志由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统一设计,指定专门厂家制作。(A)
初段位:
一段(青鹰)、二段(银鹰)、三段(金鹰);
中段位:
四段( )、五段( )、六段( );
高段位:七段(青龙)、八段(银龙)、九段(金龙)。
A 青虎、银虎、金虎
B 青蛇、银蛇、金蛇
94、《三国演义》中吕布用的兵器是 (D)
C 长枪
A 春秋大刀
B 丈八蛇矛
D 方天画戟
95、《三国演义》中蜀国五虎上将包括关羽、张飞、(A)、马超和黄忠。
A 赵云
B 魏延
C 姜维
D 廖化
96、有一句俗语叫做:”蜀中无大将,(B) 作先锋”。
A 马谡
B 廖化
C 张苞
D 关平
97、有一句俗语,(C) 用来比喻优秀的人才和事物:”马中赤兔,人中 “。
A 刘备
B 孙权
C 吕布
D 曹操
98、《三国演义》中武力排名第一的是 (C)
A 关羽
B 典韦
C 吕布
D 赵云
99、《水浒传》中善使一杆长枪、位列梁山泊五虎上将、曾经作过朝廷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是 (D)。
A 鲁智深
B 徐宁
C 关胜
D 林冲
100、《西游记》中的沙僧和《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使用的兵器名称是 (C)
A 禅杖
B 朴刀
C 月牙铲
D 哨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