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默写填空题汇总——2025基于知识点AI生成用于期末复习
1. 建安诗歌的代表人物是“三曹”与“____”。
答案:建安七子
2. 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____诗。
答案:山水
3. 曹操诗歌的艺术特征是在慷慨悲凉中具有清俊、____的特点。
答案:通脱
4. 曹丕的《____》是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
答案:燕歌行
5. 曹植《白马篇》塑造了____儿的英雄形象。
答案:游侠
6. “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____。
答案:刘桢
7. 王粲《七哀诗》反映的是____之乱后的社会惨状。
答案:董卓
8. 蔡琰的代表作是五言《____》。
答案:悲愤诗
9. “建安风骨”的特点是慷慨悲凉、____。
答案:梗概多气
10. 正始文学的代表是“竹林七贤”,核心人物是阮籍和____。
答案:嵇康
11. 阮籍《咏怀诗》共82首,风格____,归趣难求。
答案:隐晦幽微
12. 阮籍《咏怀诗》(其一)中“夜中不能寐,起坐弹____”展现孤独心境。
答案:鸣琴
13. 左思《咏史诗》批判____制度的不合理。
答案:门阀
14. “左思风力”指笔力矫健、____、气势充沛。
答案:情调高亢
15. 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创作了大量____诗。
答案:田园
16.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池鱼思故渊”以物喻志。
答案:羁鸟恋旧林
17. 陶诗的艺术风格是自然、平淡、____、浑融。
答案:玄远
18. 谢灵运是____诗的开创者。
答案:山水
19. 谢灵运《登池上楼》的名句“池塘生春草,____”被誉为天然之语。
答案:园柳变鸣禽
20. 鲍照《拟行路难》开创了以____体为主的歌行体。
答案:七言
21. 永明体的特点是讲究____与对偶。
答案:声律
22. 谢朓提出好诗应“____如弹丸”。
答案:圆美流转
23.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绮,____”为写景名句。
答案:澄江静如练
24. 南朝民歌分为吴歌与____两类。
答案:西曲
25. 《西洲曲》中“低头弄莲子,____”用双关语表达爱情。
答案:莲子清如水
26. 北朝民歌《敕勒歌》展现了____族的草原生活。
答案:敕勒
27. “天苍苍,野茫茫,____见牛羊”描写草原风光。
答案:风吹草低
28. 魏晋骈文追求对偶、____和藻饰之美。
答案:声律
29. 曹丕《典论·论文》提出“____”的文学理论。
答案:文以气为主
30. 曹植《洛神赋》塑造了____女神的形象。
答案:洛神(宓妃)
31. 《洛神赋》中“翩若惊鸿,____”描绘神女姿态。
答案:婉若游龙
32. 南北朝时期,____文成为主流文体。
答案:骈
33. 王粲《登楼赋》抒发____之思。
答案:怀乡
34. 庾信后期诗歌融合南北风格,代表作《____》。
答案:哀江南赋
35. 陶渊明《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____”体现物我两忘。
答案:悠然见南山
36. 谢灵运诗歌特点是“____”,即有名句而少完篇。
答案:有句无篇
37. 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____”抒发愤懑。
答案:拔剑击柱长叹息
38. 萧纲文学集团大力创作“____诗”。
答案:宫体
39. 南朝民歌多用____修辞,如“莲”谐“怜”。
答案:双关
40. 《木兰诗》是____朝民歌代表作。
答案:北
41. 曹操“唯才是举”,形成____文人集团。
答案:邺下
42. 曹丕《燕歌行》以____的视角写思妇之怨。
答案:女性
43. 曹植后期诗歌风格转向____。
答案:愤激勃郁
44. 蔡琰《悲愤诗》写____之苦与个人遭遇。
答案:战乱
45. “正始之音”指____时期的文学风格。
答案:正始
46. 阮籍穷途之哭的行为反映____的人生态度。
答案:消极避世
47. 左思《咏史诗》“世胄蹑高位,____”批判门阀制度。
答案:英俊沉下僚
48. 陶渊明思想融合儒家“____”和道家委运任化。
答案:独善其身
49. 谢灵运山水诗注重____描写,语言精雕细刻。
答案:客观之象
50.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开篇借用____的典故。
答案:王粲登楼
—
后50题及答案:
51. 鲍照诗风俊逸豪放,史称“____”。
答案:鲍照风力
52. 宫体诗题材以咏物与描写____为主。
答案:女性
53. 庾信《寄王琳》中“独下千行泪,____”写家国之痛。
答案:开君万里书
54. 《西洲曲》结构采用____格(如“接字”)。
答案:连珠
55. 北朝民歌语言____,风格刚健。
答案:质朴
56. 曹植《白马篇》中“捐躯赴国难,____”抒写壮志。
答案:视死忽如归
57. 王粲《七哀诗》中“____,抱子弃草间”写民生疾苦。
答案:路有饥妇人
58.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衣沾不足惜,____”表明心志。
答案:但使愿无违
59. 谢灵运《登池上楼》情感结构具有____之美。
答案:顿挫
60. 永明体推动诗歌向____化发展。
答案:格律
61.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属于____时期作家。
答案:太康
62. 刘琨诗歌代表作《____》具建安遗风。
答案:扶风歌
63. 郭璞《游仙诗》实为抒发____之志。
答案:怀才不遇
64. 兰亭诗标志诗人开始留意____审美。
答案:山水
65. 玄言诗内容以阐发____哲理为主。
答案:玄学(或儒家/老庄/佛教)
66. 陶诗“质而绮”指语言____而内涵华美。
答案:质朴
67. 谢朓《玉阶怨》是____体小诗。
答案:五言
68. 南朝民歌多____句式(如五言四句)。
答案:短小
69. 《敕勒歌》以“____”喻天,体现游牧生活。
答案:穹庐
70. 曹丕《典论·论文》使文学脱离____附庸地位。
答案:经学
71. 《洛神赋》中“凌波微步,____”写神女步履。
答案:罗袜生尘
72. 魏晋辞赋篇幅趋____,抒情更浓。
答案:短小
73. 建安文学繁荣因乱离时代、____衰微等。
答案:经学
74. 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____”用比兴手法。
答案:离离山上苗
75. 陶渊明“____”的人生追求体现自然本性。
答案:质性自然
76. 谢灵运山水诗继承____的清新特点。
答案:大谢(或谢灵运自指)
77. 鲍照改革七言诗韵律,变____押韵为隔句押韵。
答案:逐句
78. “吴歌”流行于____流域。
答案:长江下游(或建业)
79. 《木兰诗》是____叙事诗典范。
答案:长篇
80. 庾信由南入北后诗风转为____。
答案:劲健苍凉
81. 曹操《观沧海》中“日月之行,____”写大海壮阔。
答案:若出其中
82. 曹植《洛神赋》主题映射现实中的____之痛。
答案:理想失落
83. 正始文学思想基础是____哲学。
答案:道家
84. 陶诗“癯而腴”指形式____而情感丰厚。
答案:简洁
85. 谢朓避免玄言诗____分离的弊端。
答案:理与境
86. 宫体诗开启____和律赋的发展道路。
答案:唐诗
87. 北朝文人温子昇与____并称“温邢”。
答案:邢邵
88. 《世说新语》反映魏晋士人____风气。
答案:清谈
89. 曹丕《燕歌行》以____为背景写离别。
答案:秋风萧瑟
90. 阮籍《咏怀诗》“____,翔鸟鸣北林”以鸟喻孤独。
答案:孤鸿号外野
91. 左思“____”是对其诗史地位的评价。
答案:左思风力
92. 陶渊明《饮酒》“____?心远地自偏”寓哲理。
答案:问君何能尔
93. 谢灵运《登池上楼》中“____”暗示仕途困境。
答案:徇禄反穷海
94. 永明体代表诗人有谢朓、____等。
答案:王融
95. 《西洲曲》“____,海水摇空绿”写梦境。
答案:卷帘天自高
96. 敕勒川位于____山脉下。
答案:阴山
97. 曹植《洛神赋》中“____”象征人神阻隔。
答案:恨人神之道殊
98. 魏晋散文走向骈化的标志是注重“____”。
答案:以情纬文,以文被质
99. 建安诗歌的悲剧色彩源于____的现实。
答案:乱离时代
100. 南北朝文学融合为____文学奠基。
答案:唐代
以下是与前100题互补的第二批100道填空题及答案,覆盖文档中其他关键知识点:
1. 傅玄《艳歌行》模仿汉乐府《____》而作。
答案:陌上桑
2. 张华诗歌被钟嵘批评“____”。
答案: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3. 刘琨《____》表达国破家亡之痛。
答案:重赠卢谌
4. 郭璞游仙诗本质是借仙境抒____之愤。
答案:现实不平
5. 王羲之兰亭诗体现____与山水审美的结合。
答案:玄理
6. 孙绰《____》是玄言诗代表作。
答案:答许询诗
7. 陶渊明《____》描写理想社会。
答案:桃花源诗
8. “云无心以出岫”出自陶渊明《____》。
答案:归去来兮辞
9. 谢灵运山水诗引发”____”的批评(有句无篇)。
答案:颇以繁富为累
10. 颜延之与谢灵运并称”____”。
答案:颜谢
11.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歌颂____精神。
答案:报国
12. 永明体声律核心是”____”说。
答案:四声八病
13. 沈约提出”____”的音律理论。
答案:前有浮声,后须切响
14. 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有”____”之志。
答案: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15. “竞一韵之奇”批评的是____诗风。
答案:齐梁
16. 萧统《文选》主张”____”的选文标准。
答案: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17. 宫体诗得名于____的太子东宫。
答案:萧纲
18. 徐陵编《____》代表宫体诗高峰。
答案:玉台新咏
19. 庾信前期是”____体”代表作家。
答案:徐庾体
20. 《哀江南赋序》用”____”典故自伤身世。
答案:荆轲易水歌
21. 温子昇被誉”____”。
答案:陵颜轹谢,含任吐沈
22. 邢邵与____并称”邢魏”。
答案:魏收
23. 《木兰诗》属于《乐府诗集》中的”____”。
答案:梁鼓角横吹曲
24. 南朝民歌”____”结构(如:低头弄莲子)。
答案:钩接/连珠格
25. 北朝民歌《____》写女子抗婚的刚烈。
答案:地驱乐歌
26. 曹植《____》开创文人七言诗。
答案:燕歌行
27. 陆机《____》开骈赋先河。
答案:文赋
28. “诗赋欲丽”出自曹丕《____》。
答案:典论·论文
29. 左思《三都赋》引发”____”典故。
答案:洛阳纸贵
30. 陶渊明《____》首创田园诗体系。
答案:归园田居系列
31. 谢灵运《____》首创山水诗意境。
答案:登池上楼
32. 鲍照革新七言诗,变____为隔句押韵。
答案:句句押韵
33. 《西洲曲》中”____”暗示季节流转。
答案:单衫杏子红(春)→ 莲花过人头(秋)
34. 庾信《____》写南人羁留北方的血泪。
答案:哀江南赋
35. 魏晋骈文发展受曹丕”____”理论影响。
答案:诗赋欲丽
36.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是____体自传。
答案:寄托式
37. 谢朓”____”句体现永明体声律之美。
答案:鱼戏新荷动
38. 宫体诗推动____诗向格律化演变。
答案:七言
39. 《敕勒歌》原为____语民歌。
答案:鲜卑
40. 曹植《洛神赋》受宋玉《____》启发。
答案:神女赋
41. 建安诗歌”五言腾踊”源于____滋养。
答案:汉乐府
42. 阮籍《咏怀》”____”以史讽司马氏专权。
答案:洪生资制度
43. 陆机”____”说强调辞藻重要性。
答案:诗缘情而绮靡
44. 陶渊明《____》开创四言诗新境界。
答案:停云
45. 谢灵运山水诗多夹带____尾巴。
答案:玄理
46.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用”____”喻门阀压迫。
答案:泻水置平地
47. 《子夜歌》”____”体现南朝民歌双关艺术。
答案:理丝入残机
48. 《李波小妹歌》展现北方____风尚。
答案:尚武
49. 曹丕《____》是现存最早七言诗。
答案:燕歌行
50. 《洛神赋》”____”象征人神道殊的阻隔。
答案:抗罗袂以掩涕
—
后50题:
51. 傅玄擅长用乐府写____题材。
答案:女性
52. 张协《____》开咏史诗议论化先河。
答案:咏史
53. 刘琨诗歌充满____之气。
答案:清刚
54. 郭璞游仙诗”____”句存玄言痕迹。
答案:朱门何足荣
55. 王羲之兰亭诗体现____审美觉醒。
答案:山水
56. 玄言诗被钟嵘批评”____”。
答案: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57. 陶渊明《____》写饥寒交迫的隐士生活。
答案:乞食
58. “刑天舞干戚”出自陶渊明《____》。
答案:读山海经》
59. 谢灵运山水诗引发____创作潮流。
答案:模山范水
60. 颜延之诗歌被批”____”。
答案:铺锦列绣,雕缋满眼
61. 鲍照《____》揭露门阀制度不公。
答案:拟行路难·其六
62. 永明体促使诗歌从____向近体过渡。
答案:古体
63. 沈约提出”____”的声律原则。
答案:一简之内,音韵尽殊
64. 谢朓”____”句体现情景交融。
答案: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65. “宫体”之名始见于《____》对萧纲的记载。
答案:梁书·简文帝纪
66. 萧纲主张”____”的文学观。
答案:文章且须放荡
67. 庾信后期诗融合南北风格,称”____”。
答案:穷南北之胜
68. 《拟咏怀》”____”写庾信羁留北方的痛苦。
答案:倡家遭强聘
69. 温子昇《____》是北魏骈文名篇。
答案:寒陵山寺碑
70. “邢邵慕____,魏收窃任昉”反映模仿风气。
答案:沈约
71. 《____》是北朝叙事诗双璧之一。
答案:木兰诗
72. 南朝民歌《____》写殉情故事。
答案:华山畿》
73. 北朝民歌突出____民族特性。
答案:游牧
74. 曹植《____》开创文人五言诗高峰。
答案:赠白马王彪》
75. 陆机《____》首开文学批评专论。
答案:文赋
76. “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家____决定性。
答案:个性气质
77. 左思《三都赋》属____体大赋。
答案:京都
78. 陶渊明《____》开创白描田园技法。
答案:归园田居·其三》
79. 谢灵运山水诗注重____刻画。
答案:形似
80. 鲍照对____诗体发展贡献最大。
答案:七言歌行
81. 《西洲曲》”____”体现缠绵情思。
答案:海水梦悠悠
82. 《敕勒歌》展现____族豪迈性格。
答案:敕勒/鲜卑
83. 魏晋骈文形成受____思潮影响。
答案:玄学
84. 陶渊明《____》是四言诗巅峰之作。
答案:时运》
85. 谢朓”____”句被李白化用。
答案:澄江静如练
86. 宫体诗促进____艺术手法发展。
答案:意象组合
87. 庾信《____》开唐代七律先声。
答案:乌夜啼》
88. 北朝散文代表作《____》记录佛教事迹。
答案:洛阳伽蓝记
89. 建安诗歌”慷慨悲凉”源于____现实。
答案:乱世
90. 阮籍《咏怀》”____”揭露礼法虚伪。
答案:洪生资制度
91. 潘岳《____》开悼亡题材先河。
答案:悼亡诗
92. 陶渊明《____》首创饮酒咏怀组诗。
答案:饮酒二十首》
93. 谢灵运《____》首用移步换景法。
答案: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94. 鲍照诗风影响唐代____诗人。
答案:李白/杜甫
95. 《子夜四时歌》属____民歌系统。
答案:吴声
96. 《陇头歌辞》写北方____之苦。
答案:行役
97. 曹丕《____》是文学批评开山作。
答案:典论·论文
98. 《洛神赋》”____”象征理想幻灭。
答案:怅盘桓而不能去
99. 魏晋文学自觉的标志是____的提出。
答案:文以气为主
100. 南北朝文学为____诗歌鼎盛奠基。
答案:唐代
情境默写题
1. 曹操在《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篇》中,描述了他站在碣石山上所看到的壮观景象,请默写相关诗句。
2. 曹丕的《燕歌行》中,哪一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并表达了思妇的哀愁?
3. 曹植在《白马篇》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英雄形象?请结合诗句进行描述。
4. 王粲的《七哀诗》(其一)中,哪一句诗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5. 阮籍的《咏怀诗》(其一)中,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忧愁?
6. 左思的《咏史诗》(郁郁涧底松)中,哪一句诗揭示了门阀制度的弊端?
7.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志向?
8.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中,哪一句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
答案
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3. 曹植在《白马篇》中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畏、技艺高超的少年英雄形象。例如:“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4.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5.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6.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7.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8.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以下是根据文档提炼的100个最核心填空题,覆盖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必背重点,强化高频考点与关键细节:
建安文学
1. “建安风骨”的核心特征是 慷慨悲凉 与 梗概多气。
2. 曹操诗歌形式皆为 乐府旧题,开山水诗先河的是 《观沧海》。
3. 曹丕 《典论·论文》 提出“文以气为主”,标志 文学自觉。
4. “七子之冠冕”是 王粲,其 《七哀诗》 写“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5. 蔡琰五言 《悲愤诗》 反映战乱中女性苦难。
正始文学
6. 阮籍 《咏怀诗》 共82首,风格 归趣难求。
7.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出自阮籍 《咏怀·其三十三》。
8. 嵇康四言诗巅峰是 《赠兄秀才入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出自此。
两晋诗坛
9. 左思 《咏史》 批判 门阀制度,“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
10. 郭璞 《游仙诗》 本质是 咏怀,“朱门何足荣”否定权贵。
11. “永嘉时贵黄老”导致 玄言诗 盛行,代表作家 孙绰、许询。
12. 陶渊明开创 田园诗, 《归园田居》 写“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13. 陶诗艺术四字评: 自然、平淡、玄远、浑融。
14.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体现 物我两忘 境界。
南朝诗歌
15. 谢灵运为 山水诗鼻祖,“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被誉为神助。
16. 鲍照革新 七言诗,变句句押韵为 隔句押韵,代表作为 《拟行路难》。
17. “对案不能食, 拔剑击柱长叹息”抒发寒士不平(鲍照)。
18. 永明体核心理论: 四声八病,代表诗人 谢朓、沈约。
19. 谢朓名句“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0. 宫体诗因 萧纲东宫 得名,内容多写 女性与咏物。
南北朝民歌
21. 南朝民歌分 吴歌、西曲,代表作 《西洲曲》 用 钩接(连珠格) 手法。
22. “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中“莲”谐音 “怜”(双关)。
23. 北朝民歌 《敕勒歌》 展现草原风光:“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4. 《木兰诗》 属 梁鼓角横吹曲,写巾帼英雄。
辞赋与骈文
25. 曹植 《洛神赋》 塑造 宓妃 形象,“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写其风姿。
26. 魏晋骈文追求 对偶、声律、藻饰,名篇如庾信 《哀江南赋》。
27. 左思 《三都赋》 引发“ 洛阳纸贵”。
高频考点强化(26-100题)
26. 建安文学繁荣因乱世现实、 经学衰微、统治者提倡。
27. 曹操 “唯才是举” 形成 邺下文人集团。
28. 曹丕 《燕歌行》 是最早完整 七言诗。
29. 曹植后期诗风转为 愤激勃郁,代表作 《赠白马王彪》。
30.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 《白马篇》。
31. 正始文学思想基础是 道家哲学。
32. 阮籍 “穷途之哭” 反映消极避世人生态度。
33. 左思 “左思风力” 指 笔力矫健,情调高亢。
34. 陶渊明 《桃花源诗》 描写 理想社会。
35. 谢灵运山水诗缺点是 有句无篇(如“池塘生春草”孤立无援)。
36. 鲍照诗风 俊逸豪放,史称“ 鲍照风力”。
37. 谢朓主张好诗应“ 圆美流转如弹丸”。
38. 宫体诗促进 七言诗格律化。
39. 庾信入北后诗风变为 劲健苍凉,代表作 《拟咏怀》。
40. 南朝民歌 《子夜歌》 用“丝”谐“ 思”(双关)。
41. 北朝民歌语言 质朴刚健,如 《李波小妹歌》 写尚武精神。
42. 魏晋骈文名篇:陆机 《文赋》(首篇文学专论)。
43. “文以气为主” 强调 作家个性 决定作品风格。
44. 陶渊明 《饮酒》 其五:“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含道家哲理。
45. 谢灵运 《登池上楼》 中“ 徇禄反穷海”暗示仕途困境。
46. 永明体推动诗歌向 近体诗 演变。
47. 萧统 《文选》 选文标准“ 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48. 徐陵编 《玉台新咏》 收录宫体诗。
49. 庾信 “徐庾体” 指南朝时期 绮丽文风。
50. 北朝散文代表作:郦道元 《水经注》(地理散文)。
51. “洛阳纸贵” 因左思 《三都赋》 轰动。
52. 陶诗 “质而绮” 指语言质朴而 内涵华美。
53. 谢灵运山水诗多带 玄理尾巴(如“虑澹物自轻”)。
54. 鲍照 《代出自蓟北门行》 写报国壮志。
55. 南朝民歌结构常用 钩接法(如“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
56. 北朝 《陇头歌辞》 写行役之苦:“ 陇头流水,鸣声呜咽”。
57. 曹植 《洛神赋》 中“ 恨人神之道殊”象征现实阻隔。
58. 魏晋文学自觉标志: 文以气为主 理论提出。
59.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名句:“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60. 谢朓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被李白化用。
61. 玄言诗被钟嵘批评“ 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诗品》)。
62. 刘琨诗歌充满 清刚之气,代表作 《扶风歌》。
63. 郭璞游仙诗“ 京华游侠窟”反映现实不满。
64.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是 自况体 散文。
65. 谢灵运山水诗注重 形似刻画(如“岩峭岭稠叠”)。
66. 鲍照对 七言歌行体 贡献最大。
67. 《西洲曲》“ 海水梦悠悠”写缠绵情思。
68. 《敕勒歌》原为 鲜卑语 民歌。
69. 陆机 “诗缘情而绮靡” 强调抒情与辞藻。
70. 宫体诗推动 意象组合 艺术发展。
71. 庾信 《哀江南赋》 写国破家亡之痛。
72. 建安诗歌受 汉乐府 滋养。
73. 阮籍 《咏怀·其六十七》 “洪生资制度”讽刺 礼法虚伪。
74. 潘岳 《悼亡诗》 开悼亡题材先河。
75. 谢灵运 《石门岩上宿》 首用移步换景法。
76. 鲍照诗影响唐代 李白(如《行路难》仿其体)。
77. 南朝 《华山畿》 写殉情悲剧。
78. 北朝民歌反映 游牧民族 生活。
79. 曹丕 《与吴质书》 是骈文名篇。
80. 陶渊明 《时运》 为四言诗巅峰。
81. 谢朓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 写政治忧惧。
82. 萧纲主张“ 文章且须放荡”的宫体诗观。
83. 庾信 《乌夜啼》 开唐代七律先声。
84. 北朝 《洛阳伽蓝记》 记载佛教盛况。
85. “ 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概括东晋至宋诗风转变(刘勰)。
86. 陶渊明 《闲情赋》 受 《洛神赋》 影响。
87. 谢灵运因 政治失意 寄情山水。
88. 鲍照 《芜城赋》 写广陵兴衰,为骈赋名篇。
89. 《子夜歌》“ 理丝入残机”中“丝”谐音 “思”。
90. 北朝 《折杨柳歌辞》 写尚武精神:“ 健儿须快马”。
91. 曹植 《野田黄雀行》 借少年救雀喻 反抗压迫。
92. 陆机 《赴洛道中作》 写羁旅愁思。
93. 陶渊明 《形影神》 诗体现 玄理思辨。
94. 谢朓 “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开唐诗意境。
95. 宫体诗代表:萧纲 《咏内人昼眠》。
96. 庾信 “枯树赋” 以树喻人,写身世飘零。
97. 南北朝文学为 唐诗鼎盛 奠基。
98. 建安“三曹”中 曹植 艺术成就最高。
99. 正始“竹林七贤”中 阮籍 文学成就最高。
100. 陶渊明、谢灵运 并称“陶谢”,分创田园、山水诗。